“科学家和船长发生矛盾,听谁的?”“你们在南极考察吃什么?”11月16日,作为世纪火种汇科普·读书会之一,《冰与海的征程:“雪龙”号极地考察三十年》新书分享会在上图东馆举办,小读者充满童趣的提问让现场气氛活跃。
三十年前,1994年10月28日,中国第11次南极考察队乘坐“雪龙”号从上海启程,开启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新篇章。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船舶管理中心主任赵炎平说:“三十年间,‘雪龙’号不畏艰难险阻,穿梭于冰与海的征程,至今已完成26次南极考察和9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。它不仅是一艘船,更是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启明星,照亮了探索未知的征途。”
三十年来,“雪龙”号见证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从起步到壮大、从梦想到现实的壮丽历程。本月1日,“雪龙”号已承载第41次中国南极考察任务,奔赴南极。在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和“雪龙”号出征30周年之际,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编写、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《冰与海的征程:“雪龙”号极地考察三十年》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史料,全景式展现我国极地科考事业的辉煌成就,揭示极地工作者在极端恶劣环境下,坚韧不拔、默默奉献的精神。这本首次由“雪龙”人自己撰写与拍摄的图书,大量引用考察队员日记、《极地之声》(原《雪龙报》)文章、现场拍摄照片,全面展示中国极地科学考察,意在激励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热情,为人类对极地的认识和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“这本书的每一页,都凝聚着全体极地考察队员的智慧和汗水。”参加过9次南极、2次北极科学考察,包括“雪龙”号首次南极考察和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;任中国第三十一次南极考察长城站站长,中国第三十八次、三十九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的主编徐宁表示,极地考察船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平台,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,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对极地认识的不断深入,极地考察船的作用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。
三位“雪龙”号的亲历者——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员汪海浪,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重大工程与装备研究院院长、正高级工程师王硕仁,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“雪龙”号船长张旭德分享了他们极地考察背后的故事。
回忆自己在极地考察任务中经历的终身难忘的两次危机时刻,汪海浪说,“在冰天雪地的极地,常常隐藏着不可预知的危险。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壮美,也体会到人类在探索未知的极大勇气。”
王硕仁向小读者介绍了在极地考察过程中,考察船假如遇到紧急事故,应该如何应急处理的知识。在经历西风带的过程中,船长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状态和能力去应对极地海域的挑战和危险,张旭德向小读者一一道来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